029-88880006
首页>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立即购买
下载
师德新语——为好师 好为师 为师好
  • 作者:高耀丽
  • 书号:
  • 定价:¥32.80元
  • 字数:208千字
  • 印次:
  • 开本:16k
  •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 ISBN:978-7-5073-4343-4
  •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原则,以传统文化为借鉴,以中小学各项教育法规为准绳,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遵循《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再现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传递老师的心声,展示师德师魂。

  作者精心选取教育教学中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经典案例和教师的心灵独白,向读者讲述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历程和拼搏精神,展现教师人性的光辉,以及教育的魅力所产生的生命内在驱动力。同时精心选取了学生的作文片段,真实而直观地再现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形象,通俗生动,可读性强,对不同层次、不同教育任务的教师均有一定的借鉴和点悟作用,以期促进教育素养的形成、带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作者介绍

高耀丽,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西北大学附中,省级教学能手。


目 录精彩样章

第一部分 师德规范指导篇——为好师/1

第一章 传承传统文化,恪守《师德规范》/3

一、“爱国守法”——“精忠报国”“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5

二、“爱岗敬业”——“任重而道远”“吾日三省吾身”/6

三、“关爱学生”——“有教无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

四、“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因材施教”/10

五、“为人师表”——“正心修身”“行为本焉”/11

六、“终身学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13

第二章 弘扬法治精神,再塑师德形象/17

一、培养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教/18

(一)培养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教/18

(二)培养法治意识,从教师做起,从学生抓起/20

二、再塑师德形象,坚持依法执教/22

(一)依法执教,教师需知法守法/22

(二)依法执教,教师需以德执教/33

三、依法治教,呼唤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标本兼治/39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39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41

第三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四有”教师/44

一、追求卓越,做有理想信念的教师/45

(一)理想信念是成就事业的基石/46

(二)既做“经师”,更为“人师”/51

二、德高为范,做有道德情操的教师/55

(一)为师亦为范,正人先正己/55

(二)淡泊以明志,坚守精神家园/58

三、学高为师,做有扎实学识的教师/60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扎实的知识功底/60

(二)别有洞天在课堂——过硬的教学基本功/61

(三)台下功夫台上用——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63

四、爱岗爱生,做有仁爱之心的教师/64

(一)赏识之爱——催生希望的暖阳/65

(二)信任之爱 助推成长的动力/68

(三)理解宽容之爱 心灵沟通的金钥匙/70

(四)舍生忘死之爱——感天动地的大爱/72


第二部分 师德规范践行篇——好为师

第四章 好为师,乐于历练和探索/77

一、探索为师之道,将自己历练成受尊重型老师/77

(一)温和友善,给予学生信任/77

(二)宽严有度,富有亲和力/79

(三)面带微笑,给予学生鼓励与关爱/80

(四)能创造性地驾驭知识、课堂/82

(五)富有幽默细胞/84

(六)把学生教会,让学生会学/86

(七)有容人之心/87

(八)正确面对批评与误会/89

(九)言谈举止优雅得体/90

(十)仪容仪表整洁典雅/92

二、探索教学方法,将自己历练成专家型教师/95

(一)理念先行,回归学生本位/95

(二)精雕细琢,打造精品课堂/107

三、探索育人之道,将自己历练成创新型教师/115

(一)更新育人理念,懂得教育创新/115

(二)教育管理上学会“弹钢琴”/126

(三)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129

第五章 好为师,乐于面对和思考/137

一、面对优秀的学生,思考培优之路/137

(一)面对单纯成绩优秀的学生,全面评价,正确引导/137

(二)面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好马也须扬鞭催/141

(三)面对单项特长的学生,发挥特长,取长补短/144

二、面对各种问题学生,思考扶困之路/147

(一)面对学习困难型问题学生,找回孩子遗失的自信/148

(二)面对走向歧路的学生,因材施教,使迷途知返/162

(三)面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给孩子以家的温暖/165

(四)面对生活困难的学生,扶危济困,精神支撑/176

三、面对各种类型的家长,思考与家长的沟通之路/179

(一)面对全体家长,做好沟通,家校同盟/179

(二)面对手足无措的家长,诚心诚意,出谋划策/185

(三)面对蛮不讲理的家长,不卑不亢,以理服人/187


第三部分 师德规范感悟篇——为师好/193

第六章 苦乐年华终不悔,还是那句“为师好”/195

好为师为好师为师好/199

回忆初为人师时/204

无悔的青春——做个老师真好/208

第七章 我以我心付学生,教育教学多感悟/210

教育教学感悟One and Two /210

第八章 感念吾师红烛泪,我为我师唱赞歌/217

献给老师的赞歌/217

附录一“名师向导”:好教师应该注意的18个细节/224

附录二“洋为中用”:美国新教师上岗的27项指南及教育教学理念/227

后记/229


第一章   传承传统文化,恪守《师德规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几千年来,这种独特文化赋予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本、精神之魂,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才有深厚的民族根基,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价值源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如果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日新、厚德载物的“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赋予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当今中国,教育改革事业全面铺开并向纵深发展,每一个中华儿女特别是教育工作者,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知识分子,理应争先;领导干部,带头示范;文教系统,责无旁贷;在校学生,重任在肩。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结合时代特征,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从学校教育抓起,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类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的根本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它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文化为主体,而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其中包含着许多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这些思想所蕴含的先贤哲理,惠泽无限。比如,传统文化的“民本”理念,对当今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入心入脑,要从我们的基础教育抓起,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一是在我们的各类教材中要加大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和课程,分层次,分内容,使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中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二是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在学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三是要加强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有效平台。

  这里,让我们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礼敬的态度,再温《师德规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新时代教师师德建设的根基沃土。

一、“爱国守法”——“精忠报国”“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爱国守法,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师德规范》第一条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不同的时期,它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爱国主义表现在传统的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上。战争年代,爱国主义经常集中体现在为祖国为人民全心全意、赴汤蹈火,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崇高气节上:从岳飞的“以身许国”“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孙中山的“中国非革命不兴”,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从五四时期“科学民主”的时代强音,到抗战时期“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都无不把“救亡图存”作为爱国主义的核心。

  爱国主义还表现在传统的忧国忧民的壮志情怀上。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虽遭贬谪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顾宪成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自勉,无一不是这种爱国精神的最好写照。正是这种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从而展现给世界以觉醒、自尊、凝聚、奋斗的崭新形象。

  新时代新形势,要求教师要清醒头脑,理性爱国。要加强民族国家意识、强化主权观念,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捍卫领土和主权完整,保护国家权益,“赤胆忠心”“精忠报国”。要立足本职工作,传递爱国情结,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为祖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身为新时代教师,也许不需要像汉代班固那样投笔从戎,但可以像有些有志青年那样,弃身城市,支教农村,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真正急国家所急,应国家之需,这可以称得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爱国举动。

  再者,遵纪守法本身也属于爱国的一种方式。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者,正圆之器;矩者,正方之器。”规矩是用来衡量道德和约束行为的准则和信条。对教师来说,就是衡量和约束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度、法则和法规。

  遵规守纪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也是一个合格人民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需要纪律的约束与规范。作为教师,理当知法懂法,守法护法,依法执教。在倡导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今天,尤其需要老师们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上班纪律、办公秩序、会议要求、教学规程、考评制度等等是学校最显性也是最为刚性的法纪。要以爱国为前提,“为中华崛起”为师,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文明诚信,“公利为善,私利为恶”“依法治教”“依法执教”。

二、“爱岗敬业”——“任重而道远”“吾日三省吾身”

  爱岗敬业,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师德规范》第二条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华少年的素质培养和才干的提升,关系到祖国的兴盛和富强,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导民众,正民风,安邦国。”为国家培养贤能之才这一艰巨而又神圣的任务义不容辞地落到了教师的肩上。需要教师热爱教育事业,钟情教书育人。“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教师“上下而求索”,倾注更多的心血投身这项伟大的事业,甘做人梯擎学子成才,甘为蜡烛照亮学子的成才之路。

  古语称“天地君亲师”,传统文化中,教师地位上升到与“天地君亲”并举,可见在古人心目中教师的地位之高。当然,与地位相应而来的是责任,是教师必须拥有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为教师,还应该努力做到慎独,注意清理思想深处隐而不显的不健康因素,反省在微小的事情上暴露出来的错误观念,在实践基础上的内讼自省,自我监督,进行严格的自我批评和积极的思想斗争,进行经常性的自我道德审视、评价和扬弃。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做到“吾日三省”,每天反省一下:

  自己对教育事业是否足够忠诚?

  有没有职业倦怠的不良表现?

  在利益面前是否有过见异思迁、见利忘义的想法和举动?

  有没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态度和“温故而知新”的勤勉精神?

  自己课上课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颦,是否饱含对学生的爱意?

  在行为上有没有不符合教师行为规范的瑕疵和逾矩表现?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反思则是一种内在的爆发力。教师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思想信念,反思自己的道德情操,反思自己的学识理念,反思自己的言传身教。而自省自悟,自修自养,则是提高师德修养的根本手段。如果教师师德沦丧,那么对于学生而言,最灿烂的阳光也会变成最灰暗的阴霾。

  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做到慎独,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必须要能经受住各种诱惑,专心致志于教育事业,并以教育事业为自己的天职,乐于奉献,勤勤恳恳。这样,教师才能在自己工作中有所作为,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各类人才。

  不唯慎独,还要慎权、慎欲、慎微、慎众,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孤独中磨砺自我,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三、“关爱学生”——“有教无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关爱学生,即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师德规范》第三条

  “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这个“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后来的政治家讲“仁”,则指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孔子对“仁”做了更加充分广泛的阐述,把它提高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形成为一种系统的儒家学说。

  孔子所讲的“仁”,含义十分宽泛,“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

  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算有了仁德。他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从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体系。

  之后,更有许多学者都在推崇“仁”,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韩愈主张“博爱之谓仁”(韩愈《原道》);朱熹认为仁是“爱之理,心之德”(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都是说明“仁”的核心精神就是“爱人”。这种思想,对于和谐社会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永恒的价值。

  作为教师,应该把“仁爱”作为一个独立的道德要求,把关爱学生,爱生如子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并把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让学生与教师在“师如父”的关系中得到健康发展。

  孔子云“有教无类”,其言是说,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当明白,教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作为教师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能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得以进步和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各不相同的学生。所以,必须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待问题学生,老师更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帮助。因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

  因此,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理解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和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爱学生,爱生如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同时,关爱学生还要善于换位思考。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大意是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即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也就是说凡事应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要顾及他人的感受,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体现在校园,就是要求致力于构建民主和谐、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的和谐育人环境。

  教师的工作是与学生打交道,教师的人生价值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学生是快乐的,教师才是幸福的;学生是进步的,教师才是欣慰的;学生是成功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所以,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关爱学生、爱护学生为前提,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憧憬着学生的憧憬。因为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是荒芜的,是不会开出理想之花的。只有付出爱,才会收获爱;而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教学的工作才能水到渠成,顺利进行。

四、“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因材施教”

  教书育人,即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师德规范》第四条

  韩愈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它为教师职业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就是说,教师的职责在于传授知识、启迪做人之道、解开困惑谜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教书育人”。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者,终不解也”。人从愚钝走向聪慧,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需要教师的启蒙开智,需要教师的精心培育。所以教师的任务就不只是传授学业知识,帮助学生知晓“句读”,更重要的是要传授做人之道,传授理想信念。“教做真人”,引导学生“学做真人”,要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在彼此之中,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当然,新时代的教师,还应该在教育教学中,适时渗透并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华夏传统,树立民族意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这也是当今教师“传道授业”的内容之一。

  比如,学习古代圣贤好的学习理念、好的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与思结合,“温故而知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习古人刻苦勤奋的读书精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让学生珍视亲情,谦虚礼让……这些都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更具体而言,就是要批判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四大发明、中华诗词、中国建筑、民间戏剧、中华武术、传统中医、民风民俗、传统节日、宗教文化等,以身为炎黄子孙而自豪,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已任,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教书育人的方法上,孔子的“因材施教”至今仍然是我们的行动指南之一。因为教师面对的是知识基础、领悟能力、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各不相同的活生生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学会、会学,必须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教师要找到适合每一类学生学习进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让每一类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五、“为人师表”——“正心修身”“行为本焉”    

  为人师表,即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师德规范》第五条

  《礼记·大学》中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即儒家八条目,概括起来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诚意、正心、修身”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大意是说,一个人必须讲求诚信,正直向善,修养品性,这样才能够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将来才能有所作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品德。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来看,诚信作为个人道德行为的思想基础,与教师职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于教师培养良好的师德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为人师表,做道德的表率,必须要“诚意”——忠实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诚心诚意教书,诚心诚意育人;“正心”——以正直纯正的思想来教导学生、熏陶学生向上、向正、向善,洁身自好;“修身”

  “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行!”——以灵魂塑造灵魂,以人格培养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独立自尊的人格魅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教师在教育中,对待教育事业和学生都能以诚实守信的态度面对,做到诚心诚意,开诚布公。那么,才能在教育中出色发挥自己的教育才能,才能在教育中取得出色的成绩,才能使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讲诚信,才能使教育成效逐步提高。

  《墨子·修身》中也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其大意是,做官虽讲才学,但必须以德行为本。墨子强调君子修身要一切以德行为根本。其实不管做官还是为民,都应以德为先。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求教师重视言传身教。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扬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张行简说得更清楚:“为师之道,端口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不惟立言制行,随时检点,即衣冠瞻视,亦须道貌岸然。”(《塾中琐言·端品》)。教师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也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每个人都应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追求理想的人格,教师更应如此。文化素质是人格形成的助推器,对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促进学生人格形成的同时使自身人格也更趋完善。

  此外,教师的言传身教还强调正己正人。所谓正己正人,是指只有端正自己的思想品德才能端正别人的思想品德。中国儒家提出“为仁由己”(《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等观点。这些话语中都包含一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德。一个严于律己的人,往往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人。教师只有正己,去除自身思想品德中存在的缺点,才能正人。

六、“终身学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终身学习,即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师德规范》第六条

  自古圣贤皆向学。能成为一代圣贤,离不开他们终生的孜孜以求,刻苦向学,而他们以自己的“学而不厌”的态度,不仅成就了自己,也以其丰富的思想滋养着后人,影响着我们。孔子如此,其他圣贤也莫不如此。

  庄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其大意是,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对知识的探索是无限的。作为教师,应该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汲取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工作中去。学习是传承文明之道,是一个人的成长之梯,任何人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日积其所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与时迁移”!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求教师与时迁移。“与时迁移”出自司马迁《论六家要旨》,他在对道家的评论中提到“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这也反映了道家思想作为一种理论学说的因应能力和自我调节机能。庄子主张“与时俱化”《庄子·山木》,在现阶段,我们仍可以赋予它新的含义。我们国家现在正提倡各行各业都要与时俱进,求实创新,这与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惊人的相似。教师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必须时时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去面对教学,做到教学相长。

  作为教师,其重要使命是传授知识,自身就应该在学识上高人一等,“应该一面教一面学”,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早已经过时。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为自己的知识素养注入源源不断的血液,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提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就是说,年轻的时候学习犹如早上的朝阳,壮年时期学习犹如正午之时的太阳的光辉,而晚年的时候学习犹如点燃的蜡烛那样的明亮。学习没有年龄之分,没有职业之别。荀子曰:“学不可以已。”朱熹曰:“无一人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我们教师所追求的知识目标,显然就不能只用“一桶水”去填灌“一碗水”了。21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生命周期在缩短,不更新知识就会被淘汰。知识经济的发展势必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有可能带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好似一个网站,既向学生发送信息,同时又是信息接收站。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要不断拓宽知识面,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文底蕴,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方式。还要有开放的心态,敏锐的嗅觉和广博的视野,要紧扣时代脉搏,不断破除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藩篱,兼收并蓄。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

  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它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始终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不断推陈出新,加强教师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研水平等都能顺应改革潮流,能够被社会所认可,教师所教出的学生也才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官方微博

029-88880006029-88880006
企业邮箱zhongzhiwenhua@zhongzhibook.com
029-88880006235573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