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88880006
首页>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立即购买
下载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 作者: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 书号:
  • 定价:¥29.00元
  • 字数:255千字
  • 印次:
  • 开本:16k
  •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 ISBN:978-7-5612-4168-4
  •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环境、就业与创业形势,结合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实际,分为就业指导篇和创业教育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择业及创业过程中的各个步骤、环节和应注意的问题。旨在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创业。


作者介绍

  赵海涛,辽宁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处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目 录精彩样章

引言  明确毕业方向 绽放青春梦想


第一章 审时度势 把握机遇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 从114万到749万

二、 支招就业困境

第二节 就业能力提升

一、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二、 职业通用技能的养成

三、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第二章 就业演练" 心理闯关

第一节 求职“预演” 就业加码

一、 就业“演习”——兼职

二、 职场的 “必修课”——实习

第二节 求职中的心理调适

一、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二、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第三章 求职备战" 信息搜集

第一节 求职信息的搜集与处理

一、搜集求职信息的渠道

二、 求职信息的甄别和筛选

第二节 校园求职零距离

一、 参加校园宣讲会

二、 网申全攻略


第四章 求职面试" 应聘实务 

第一节 求职材料的撰写和投递

一、 简历的制作和技巧

二、 求职信的撰写

三、 求职材料的投递与信息反馈

第二节 面试点拨# 自信攻克

一、 面试前的准备

二、 面试时的注意事项

三、 面试回答问题

四、 面试完美收尾


第五章 手续办理" 权益保护

第一节 毕业生手续办理

一、 离校手续的办理

二、 大学生毕业档案管理

第二节 就业权益保护

一、 大学生就业基本权益

二、 大学生常见就业陷阱

三、 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六章 校园职场" 成功转型 

第一节 从大学校园到职场

一、 校园到职场的跨越

二、 学生到职业人的转换

三、 应对职场不适症


第二节 职业素养与职场礼仪

一、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二、 职业素养的提升

三、 职场礼仪和个人魅力的修炼  

第三节 拔掉职场路上的思维钉子

一、 可允许平凡" 但拒绝平庸

二、 别轻易给自己贴上标签  

三、 不要为失去太阳而哭泣


第七章 创业基础认知 

第一节 创新、创业及其关系  

一、 创新的内涵

二、 创业的内涵

三、 创新与创业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前景

一、 大学生创业前景可期  

二、 大学生享有的创业优惠政策


第八章 创业精神与创业素质  

第一节 创业精神

一、 创业精神的内涵

二、 打造一往无前的创业精神

第二节 创业者素质

一、 创业素质的特性  

二、 创业能力的培养  


第九章 寻求创业项目 

第一节 创业项目的选择  

一、 创业机会的识别

二、 市场环境分析

三、 研究市场动向  

第二节 创业资源与创业融资

一、 创业资源分析和管理  

二、 创业融资策略  

第三节 大学生创业风险分析与防范  

一、 创业风险的常见来源

二、 大学生创业中常见的风险  

三、 大学生创业风险的防范  


第十章 组建团队" 撰写计划  

第一节 创业团队组建

一、 组建团队的流程  

二、 创业团队的管理  

第二节 撰写创业计划书

一、 创业计划书的内容及意义  

二、 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及要点  


第十一章 新创企业的建立和管理

第一节 新创企业的建立  

一、 创办市场主体基本流程  

二、 企业登记注册的程序  

第二节 新创企业的管理  

一、 员工的招聘与管理

二、 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  

三、 新创企业的营销管理  


附录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百问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环境,大学生们该如何应对呢?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不仅要看到就业难的现状,更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充足的准备,找到自己的机遇和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审时度势,把握机遇。

一、从114万到749万

  从114万到749万,从2001年到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目逐年递增,预计2016 年将在770万以上,严重的就业形势,让面临毕业的高校学生们焦头烂额。自从我国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造成初次就业率和市场供需比的下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劳动力失业人数也在逐步上升。

  面临就业难的现实情况,大学生要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夺得一席之地,必须关注当前的就业形势,掌握国家的就业政策。努力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一)纵观就业形势

影响就业的因素纷繁复杂,既有来自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和生育政策的变化等,也有来自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这些因素当中既有积极有利的方面,也有消极不利的方面,因此需要在仔细分析这些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预测未来我国的就业趋势变化。

  第一,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国内,从而对国内的经济和就业产生影响。世界金融危机的缓慢复苏有利于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和出口,从而可以带动就业的增长。而地区政治经济的波动则会对相应行业产生较大的挑战。

  第二,我国国内的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宏观就业压力不减,增长速度的放缓必然会给就业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

第三,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比农业和制造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慢于制造业,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率降低,反过来又会制约到总体的就业增长。

  自从2010年以来,我国就业市场的总体形势是求大于供,就业市场一直处于寛松的态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属于重点人群,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我国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一直呈现这样的状态:扎堆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职位却无人问津。2015年,我国就业需求在结构上有了一些变化:二三线城市、民营中小型企业需求明显上升,不过,毕业生对这一需求上的变化显然没有“跟上步伐”,不少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都有着明显的差距,因而许多毕业生的求职道路都走得颇为艰难。

  据麦可思2015年发布的2014届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吿》数据统计,2014用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最低的是法学。

  根据报吿中的数据,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呈现连续增长的状态,低收入者减少;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3 487元)比2013届(3 250元)增长了237元,比2012届(3048元)增长了 439元,三届增幅为14.4%o

  报告认为,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呈现上升越势。扣除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的影响后(2012 -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2.6,102.6,102.0),近三届大学生实际工资仍保持着稳定上升的趋势。

  (二)“招聘难”与“就业难”的原因

自2013年起,中国职场正进入职位供求在总量上趋于平衡的新阶段。但“招聘难”与“就业难”的局面却愈演愈烈,整个中国的人才招聘市场出现了断层,需求和供给出现了严重错位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出现整体性错位

  第一,人才市场出现结构错位。随着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加剧,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化,直接导致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供不应求,但人才市场供给上出现大学生和普通白领“假象过剩”的现象。

第二,第三产业急速发展,服务性人才需求量上涨。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第三产业的职位量占比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从而导致市场对第三产业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张。

  2.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出现意愿性错位

  第一,毕业生依然扎堆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职位无人问津。虽然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多于二三线城市,并且职位量较大,但比起求职者的需求仍显得有些“狼多肉少”,一二线城市的职位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相比较而言,由于少有人问津,三线城市的职位竞争显得格外冷清。众所周知,虽然“逃离北上广”一度成为求职者的流行口号,但似乎对于大学生来讲,“闯一闯”的心态仍然存在。显然,三四线城市的“发展空间极大”并不能成为吸引大学生的关键点。

  第二,大企业车水马龙,小企业门可罗雀。在我国,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诞生了很多微型企业(20人以下),比如创意策划公司、微博传播运营公司、工作室等创业公司团队。这类企业其实薪水优势并不弱,平均薪资仅次于500~999人规模的大企业。但这类小企业由于不够知名而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加之大学生缺乏实践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导致他们顾虑重重而不去尝试。

  第三,大学生偏爱“皇粮”,民企尽管工资不低,仍难受青睐。虽然民营企业整体招聘量较大,但整体竞争比却最低。受规模、知名度等影响,应届生对于“皇粮”的热衷程度依旧居高不下。而民营企业的急速扩张导致对人才的需求黄也在不断上涨,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民营企业不得不期望通过提升工资水平来吸引更多人才的关注。

  3.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90后: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错位

  这主要表现在,90后毕业生独立价值观背后的心理落差。中国式的“应届生”在毕业前与独立、生存乃至职场、工作接触得非常有限。因为对就业环境以及职业规划不明了,所以当他们准备进入社会,努力的搜索工作、投递简历时,发现期望值和现实存在巨大的落差,这也导致应届毕业生最终的签约率低、毁约率高。同时,90后毕业生成长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着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其中包括对工作的认知和期待。他们对于好工作有了新的标准和阐释,而这与起点较低的职场工作有些相悖,比如实习阶段的打杂,当现实和期望存在巨大落差时,新一代的毕业生往往选择了频繁跳槽,甚至裸辞,这也无形给企业带来更大压力。

  4-经济疲软带来更多急功近利,企业更看重使用有经验人士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在人力取向上更利益化。企业更愿意招募能在工作上独当一面的员工,而作为职场新手的应届毕业生,更多企业不愿意投入人力、财力去培养,能提供漫长的实习岗位已属难得。

  同时,社会的价值观也在改变,求职者对“好工作”有了新的定义,企业还需考虑薪资以外更多的因素,可谓招人才难,留住好的人才更难。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除了社会、政府的努力之外,做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在这里建议同学们:早做准备,理清思路,理性就业;优先选择抗风险性强的行业和单位,在地域和行业上不要盲目趋同,要善于抓住中西部地区所包含的发展机遇,明确目标、主动出击,将就业的劣势化为优势。

二、支招就业困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大学生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大学生人数过多,而是经济转型造成的结构性失衡。鉴于此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以及个人共同努力,在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增强就业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一)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第一、二产业占比较高,但由于第一、二产业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人员的需求数最减少,造成就业岗位大幅减少。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流通业和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非常强,但由于在我国经济中占比较小,其吸纳劳动力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国际看,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70%甚至更高,而我国才46%左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还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难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

  客观地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还不充分,市场化程度较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互街接成本较高,从而出现用人单位招聘不到满意的大学生,大学生也找不到满意的招聘单位的现象;部分劳动力市场不规范,存在明显的就业不公平和就业歧视的现象等。以上这些现象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导致一部分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一部分毕业生被迫退出劳动力市场形成周期性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政府承担起就业市场的监管责任,理顺竞争关系,规范内部管理秩序,加强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专业的、统一的就业市场不断完善。

  (三) 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责任,强化政府服务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正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市场失灵,二是消除大学生就业中的不公平现象。具体来讲,就是要弱化权力观念,加强服务意识,优化就业环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积极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困难和问题;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就业政策;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人事管理和监督制度;本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加强就业市场的管理;积极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四) 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高校要加强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吸收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改革传统的注入式课堂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微课、快课等新的教学形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上,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将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强知识储备,养成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走上社会,要正确认识自己,做好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首先,引导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和农村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锻炼和挑战,积累工作经验和能力。其次,引导大学生树立既发挥专业所长又注重长远发展的观念。在就业时既要考虑所学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谋求职业,做到专业特点与职业要求相符合。同时也要考虑综合素质和能力,勇于打破常规,迎接新的挑战。再次,引导大学生强化创业意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要引导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统筹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为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国家推出全员培训、终身职业培调和新型学徒制等新政。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贫困家属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会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伤残劳动者劳动报酬。要建立健全觉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抓住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问题,关注伤残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完善制度,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而劳动、全而发展。”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官方微博

029-88880006029-88880006
企业邮箱zhongzhiwenhua@zhongzhibook.com
029-88880006235573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