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88880006
首页>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立即购买
下载
大匠之门——工匠精神中职学生学习指导
  • 作者:王寿斌 谭绍华 王华中
  • 书号:
  • 定价:¥28.00元
  • 字数:240千字
  • 印次:
  • 开本:16k
  •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 ISBN:978-7-5108-4793-6
  •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从匠人、匠工、匠心、匠行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扎实解读,全面呈现了一个对时代有独特贡献的群体成匠入门之路、一批对时代行业和企业发展具有意义的匠工匠作,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并在行动上给中职学生以指导。总体上,是一本中职学生重要的职业指导和德育参考,也是弘扬工匠精神、培养中国工匠的重要读物。


作者介绍

  王寿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

  谭绍华,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专研究员。

  王化中, 聊城市技师学院副院长,山东省职业院校教育专家。


目 录精彩样章

第一篇 匠人篇


一、历史上的能工巧匠

巧人鲁班

纺织能手黄道婆

圆周率的祖先祖冲之

蔡伦改进造纸术

李冰修建都江堰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为真理探险的徐霞客

天名巧马钧

司马迁用生命书写《史记》


二、现代的大国工匠

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

深海钳工——管延安

38年,追寻迷失的釉彩——郦越宁

从木工岗位走出来的汽修“老中医”——张永忠

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

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生只为一事来——单嘉玖


三、从职校走出的匠人榜样

高铁研磨师——宁允展

“当工人,就当最优秀的工人!”——90后先锋

为空空导弹装“眼睛”的人——鲁宏勋

中职毕业生独创“刘娟流程”——刘娟

0.01毫米的较量——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手

19岁少年的工匠精神——李阳


第二篇 匠工篇


一、前人的巧夺天工

赵州桥:李春诠释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地动仪:张震巧用“悬垂摆原理”

活字印刷:毕昇用技术推动人类传播文明

青花瓷:华夏文明中的素色留香

四羊方尊: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筒车:农耕文明里的田园春色

苏绣:工艺界的“东方明珠”

奔跑的“普芬比利”小火车

意大利GUCCI品牌的历史传承

瑞士钟表匠的工匠精神


二、今人的国之重器

华为:用中国质量奖诠释工匠精神

金刚组:千年“匠心”傲立世界

海尔:工匠精神就是用户至上

同仁堂:不敢对制药省任何人力物力

苹果:打造品牌文化精髓

丁格芬工厂:德企百年成就的“钥匙”

柏林之声:所有设备均是手工制造

哈德洛克螺母:“永不松动”的螺母

中国工艺美术界:视手艺为一生归宿


三、为人称道的职校发明

充满创新的中职学子发明

灵感来源于生活的发明创造

职校学子小发明解决微小企业大问题


第三篇 匠心篇


一、匠心之源

传承的力量

工匠精神铸造品质一流

“工匠精神”擦亮“中国制造”


二、匠心之魂

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和完美

严谨细致,不允许任何失误

执著专注,一生只做一件事

专业敬业,干一行就爱一行


三、匠心之思

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踏实奋进,练真本事

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第四篇 匠行篇


一、工匠精神校园行

工匠精神第一课

认识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可替代

职业教育是工匠精神最好的栖息地

实践活动:

为好产品代言


二、走进实习做“工匠”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实践活动方案:

参观工厂活动方案

初学者的职业素养

实践活动方案:

“工匠精神”社会调查活动

用“笨功夫”练“真本事”

实践活动方案:

“工匠精神”作品展


三、从爱上工作出发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实践活动方案:

“工匠精神”小品剧大赛

用“工匠精神”取代“打工思维”

实践活动方案:

工匠精神自我养成计划


第一篇:匠人篇


  匠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匠,是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熏陶,训练、培育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是在整个专门、专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人才,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称之为工匠。

  中国曾是一个工匠大国,历史上的能工巧匠层出不穷,数不胜数。他们不仅技艺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展现出超高的技艺,而且他们的骨子里有一种重要的精神,这种精神让他们不惜把毕身的精力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这种精神让他们敬畏自己的技术、专注自己的工作,执着追求,精益求精,永不满足,奉献一生,这就是历代工匠最重要的职业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推动了工艺的进步,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才成就了技艺的代代传承和精神的永恒闪亮。他们精湛的技艺震撼过世界,他们追求极致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叹为观止的瑰宝。这种精神也被传承至今,当下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多被称为“大国工匠”的优秀人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成果和价值再次很好的阐述了传承至今的工匠精神。

  本篇内容就让我们从历史长河中一路走来,一起从古至今认识各行各业中彰显工匠精神的匠人们,既有古代的能工巧匠,也有当下为国家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大国工匠,更有从职校走出来的用自己的认真和努力成就大国工匠的职校学子,他们从事各种职业,但是他们却有着共同的工匠精神,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们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能够将他们身上的精神真正“入心”“入行”。

一、历史上的能工巧匠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也许不像明星那般被人们追捧,但是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名留史册,为华夏民族的发展强大乃至整个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在今天依然被人们传颂,他们的贡献也许在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他们虽然已经化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颗尘埃,但是他们用毕生成就诠释的工匠精神却穿越千古,传承至今,成为了我们的文化基因。如今,我们被大国工匠的故事感动着激励着,他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似乎都散发着工匠精神的光芒,他们用每一个动作、每一秒时间、每一句话、每一个产品诠释着什么是工匠精神。

巧人鲁班

  他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动脑,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能建造“宫室台榭”;曾制作出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勾强”;创制了“机关备制”的木马车;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木作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等。他的发明创造是当时的人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造福于劳动人民。

  鲁班是墨家学派“服役者百八十人”中非常出众的优秀工匠师,是我国古代手工业技艺和创造发明的大家,其技艺和成就对墨家科技思想发展,具有历史性的杰出贡献。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他的工艺技巧和发明创造精神的影响,久远不衰,历代的土木工匠都尊称他为祖师。至今我们国家还以他命名为优质工程最高奖项的标志。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他生于公元前507年,姓公输,名班,因为是鲁国人,所以人们称他鲁班。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今天,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

  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就拿锯的发明来说吧。有一次,鲁班在完成一项紧急的建筑任务时,领着徒弟上山一连伐了好几天树,但因伐木工具落后,所以他们起早贪黑,挥动斧头,可是木料还是供应不上,他心里非常焦急。一天天刚亮,鲁班在干活时,一不小心被丝茅草的叶子划破了。他摘了一片草叶,发现草叶边缘生满了锯齿般的牙齿。一转身,他又看见一只大蝗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看看丝茅草的叶子,再看看蝗虫的大板牙,他心里豁然开朗。

  他把毛竹劈削成条,在上面刻了很多像丝茅草叶和蝗虫板牙那样的锯齿。用它去拉树,只几下,树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树干锯出一道深沟。可是时间一长,竹皮上的锯齿不是钝了,就是断了。鲁班想,如果用铁条代替竹条,就会很坚硬耐用。于是他马上请铁匠打了一个有锯齿的铁条,再用它去拉树,真是锋利极了。这就是锯的发明。

  鲁班创造了木匠划线用的墨斗,那是他看到母亲裁衣服时,用一个粉袋划,受到启发的结果。

  墨斗刚做好时,鲁班每次弹线,都得请母亲帮忙,捏住墨线的一头。有时,母亲正在做衣服或煮饭,也不得不放下,赶来帮忙。有一天,鲁班母亲对他说:“你做个小勺子,不就可以代替我捏着墨线了吗?”鲁班一听,对呀!他很快做成了一个。从此,一个人就可以弹墨线了。直到现在,木工师傅们还把这个小勾子叫“班母”呢。

  鲁班的妻子也是一位巧妇,经常帮鲁班干活,鲁班刨木料时,妻子在对面抵着。这样,浪费人力,有时还抵不住。于是她在鲁班的工作凳上钉了个木橛子,顶住了木头。鲁班再刨时,稳当多了。这样,她也可腾出手来干别的活去了。后来,人们把这个橛子叫做“班妻”。

  鲁班是个木匠,使用斧头砍木料的技术很高,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又平又光还是很难的。为此,鲁班又做了一把薄斧子,磨得很快,砍起来比以前好多了,可还不理想。

  一次,鲁班见农人用耙子把地耙得很平,他从中受到启发,回家便制了一把平刃平面的刀,上面盖了块铁片,这回鲁班不砍了,他用这把刀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来薄薄一层木片,推了十几下,木头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过去用斧头砍可强多了,可这东西拿在手里推时既卡手又使不上劲,鲁班又做了一个木座,把窄刀装在里面。刨子,就这样诞生了。

  鲁班长年四处奔波,给人干活。这一天,他忙了一天,坐下来休息等东家做饭吃。但见这家人拿来麦子,放在石臼里,用沉重的石杵去捣。捣麦的人累得满头大汗,才捣碎了很少一点。因为麦粒是椭圆的,用劲小了,砸不碎;劲大了,又把麦粒砸跑了。真是有劲使不上。当时,人们都是用这种办法将麦粒捣成面粉。鲁班看在眼里,想着改进这种笨重的捣麦方法。

  又一天,鲁班来到另一个地方干活,恰巧看到一个老太婆捣麦子。老太婆年岁大了,举不起石杵了。她扶着石杵,在石臼里研着麦粒。鲁班走过去一看,石臼里的麦粒有不少已经磨成了粉。鲁班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回到家,他找来两块大石头,把石料凿成两个大圆盘,又在每个圆盘的一面凿出一道道槽,其中的一个大石盘,上面凿个洞,并安上木把,将两个石圆盘摞在一起,凿槽的两面相合,中心装了个轴。他在圆盘的中间洞上放麦子,然后转动上面的石盘,麦粒从洞眼漏进两个石盘之间,很快从两石盘缝里转出来变成面粉。这就是两千年来,在我国农村曾经广泛使用过的石磨。

  鲁班并不是生来就能发明创造的天才,而是因为他生活工作在劳动人民之中,他的发明创造,也就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鲁班的名字,是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

  在国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的时候,鲁班的名字也被人们频频提及,认为他是古代中国专注于追求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他以手工操作为职业,钻研技巧,精益求精,集工匠、技术家、发明家于一身,把工匠技巧发挥到了极致。鲁班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与当代的工匠精神异曲同工。

鲁班凭什么能够成为木工制造“一代祖师”?时隔千年,鲁班给后人留下丰厚的财富。这些财富绝不仅仅是他的产品和发明,而更重要的则是他的工匠精神。

  首先是专注。鲁班年轻时为打牢基本功,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磨炼。他走在生产劳动一线不畏辛劳、专心致志,对劳动产品和生产过程追求极致,鲁班身上体现的工匠精神为其成为一代祖师奠定思想底蕴。

其次是创新。鲁班能成为一代祖师,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绝不满足于重复生产流程,而是注意观察,善于积累和发现,勇于尝试和追求,在精雕细刻追求极致品质中追求极致效率,由此而引发生产工具的革新,又因创新而升华,形成更高层次的生产形式和技艺水平,这就是他能够发明创造出无数辉煌成果的不竭源泉。

  鲁班的众多发明已流传千古,鲁班的工匠精神也源远流长。在目前我国经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发展时期,尤其需要继承和发扬鲁班千古不朽的工匠精神,培养数以亿计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劳动者。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官方微博

029-88880006029-88880006
企业邮箱zhongzhiwenhua@zhongzhibook.com
029-888800062355735733